和捐卵中介签了合同合法吗

很多时候,我们总是急于教育孩子,在他们情绪最为激烈的时候帮助他们走出“谜团”,其实,对孩子的情绪命名,帮助他们切身体会生气、伤心、沮丧这些负面情绪,可以避免孩子的过度膨胀,让他们学会责任,也为今后独立做准备。

回忆一下,
我们平时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是不是

“你应该”…… “你不可以”……

其实,孩子的一切问题,

脾气暴躁也好,耐性不够也好……

都应该到大人身上找原因。

爱他如他所是,就要做到,
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,顺遂孩子的天性。
  —01—
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,我和豆妞收拾东西准备出门,最后一个程序就是换上外出鞋。
然而,在这个时候,豆妞的“执拗”脾气来了。

“妈妈,我要穿雨鞋。

当时,我正在做最后的准备,听到这句话时,脑子顿时愣了一下。
什么?穿雨鞋?外面又没有下雨?穿雨鞋多热?小丫头这是要闹哪样?
看到我没有立即给予回应,豆妞又重复了一遍,这一次,嗓门明显高了几个分贝,“我要穿雨鞋!”
我知道我不能再有任何的迟疑了,必须立即马上给予回应。

我走到门口,蹲下来,对她说:“妈妈听到了,你说你要穿雨鞋,是吗?”
“是的。
”小眼睛里透着绝不放弃的坚定眼神。

“你可以穿雨鞋,妈妈同意你。
但是有件事情妈妈得跟你讲清楚,现在外面没有下雨,而且今天外面的气温很高,如果你坚持穿雨鞋出去的话,你的脚丫子很可能会觉得热,这个你能不能接受?”
“能。
”小丫头的执拗劲上来了,真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啊。

“那好。
”说完,我从鞋柜里拿出雨鞋,小家伙乐呵呵地穿上了。

来到户外,玩了将近一刻钟,豆妞突然跟我说:“妈妈,我热。
脚热。

如我所料,她还是觉得热了。
我没有说什么,只是默默地转身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掏出一双凉鞋,豆妞看到凉鞋,眼睛一下子就亮了,激动地说“哇,凉鞋,我有凉鞋穿了。

我一边帮她换上,一边引导她说:“你应该对妈妈说什么呀?”
“谢谢!”豆妞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回应。

就是这么简单,孩子非要穿雨鞋,那就让她做主。
谁说只有下雨才能穿雨鞋,在孩子的世界里,任何时候穿雨鞋,心情都是阳光灿烂的。

放下你头脑中的“应该”,“不可以”,放下你的执念(天晴就不能穿雨鞋)。
然后,默默地为孩子备一双普通鞋子,在他需要的时候,再默默地递给他,这才是真正地爱他如他所是,顺遂孩子的天性。

—02—
最近一段时间,我发现,豆妞的“执拗”又有了新变化。
比如,上下电梯时,一定要自己来按电梯按钮,就算够不着,也会努力踮起脚尖,尽力伸长手指点啊点。
如果我一时忘记她的这个“习惯”,自己顺手按了,小家伙就会急得跟你嚷嚷,“我来,我来。
”然后,在出电梯的时候,就必须等她按过,你才能出。

其实,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孩子进入了执拗的敏感期。
当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,你会发现他们似乎很难变通,就算你如何绞尽脑汁地解释,苦口婆心的开导,完全就是一根筋,难以理喻。
如果你执意干涉、阻挠孩子的决定或是想法,他们立马就会哭闹、不安起来。

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,如果你会发现,孩子“不”、“不要”、“不行”类似词语的使用频率在变高,不像之前那么听话,就意味着,小朋友的执拗敏感期到了。
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秩序、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是手拉手出现的,一般出现在孩子2-6岁时期。

其实,孩子出生后的几个月就已经开始建立内在的秩序感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定点喝奶,定点睡觉,固定的人哄睡等等,一旦这些例行公事发生变化,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秩序感,孩子就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变得哭闹、不安。
不过,当这种秩序一旦恢复如初了,孩子就又会安静下来。

儿童秩序的敏感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阶段:第一阶段,就是上面提到的,秩序一旦破坏,就会大哭大闹,秩序一旦恢复就又安静下来;第二阶段,为了维护秩序,经常把“不”挂在嘴边,这意味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;第三阶段,为了维护秩序,经常表现得非常执拗,让人觉得不可理喻,凡事都要重新再来。
从另一方角度来说,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,也恰恰说明他们的心理安全感构建的比较好。

—03—
还有一次,是发生在午睡时间,我以为豆妞翻身是要醒的意思,再看看时钟,午睡时间也确实差不多够了,就有意陪在身边,摸了几下她的小脚丫,让她醒醒,该起床了。

可是,小丫头却不干了,“起床气”说来就来。
瘦弱的小身子对着一面冰冷的白墙就是一阵嚎啕大哭,你轻轻安慰一下吧,还越哭越厉害,简直就是碰也碰不得,哄也哄不得。

我很奇怪,我是做错了什么,瞬间又引爆了她,我没有执意让她随我意思,停止哭泣,而是尽量以平静的情绪默默地陪在她的身边,我猜想,她很可能是还没有睡好,被我的抚摸给折腾醒了。
对此,她很生气,但又不懂得说出来,只能借助哭来发泄自己的情绪。

之后,我没有做什么,只是平静地陪着她,等待她再一次停息下来。
后来,见她的情绪稍微有所缓和,我趁机说,“你是不是还没有睡醒?”她“嗯”了一声。

“那就再睡一会儿,或是再躺一会儿,妈妈陪着你,刚才是妈妈没有做好,是妈妈的错。

再后来,眼看她不再嚎嚎大哭,情绪渐渐平静下来,我就引导她下床去卫生间。
然而,没有想到的是,豆妞在卫生间的坐便上一坐就是一刻钟,整个人闷不做声,一脸不悦,你若多问或是多说,她又回到先前的状态,可怕的“起床气”竟然还没有结束,而我能做的还是只有静静地陪伴。

这个小插曲简直来得太突然,表面上看,孩子的情绪似乎是消失了,但是却以这样一种方式继续呈现出来,眼前的小人人儿就是不妥协。

在这种时候,你很可能会想,孩子是不会自己停下来的,但是我仍然要说,你一定要坚持,坚持后你才会发现,孩子其实是会停下来的。

人的情绪就像一条抛物线,有低点也有最高点,之后再逐渐回落到低点,孩子发脾气的过程一如抛物线的走向,如果脾气来势猛烈,孩子势必用力太多,很快他就会消停下来,因为他也会觉得累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你就可以借机提出自己的建议了。

我知道孩子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,并向我呼唤更多的爱与关注。
相反,如果我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理解她的想法和行为的话,一定会搞得两败俱伤,甚至还会为此变得愤怒、狂躁不安,孩子也会感受到同样的伤害。
我要做的就是,在默默地爱与陪伴中,让这个小插曲一点点地淡下去。

早教笔记
养育孩子,总会遇到一些小插曲,大人一味地执拗,只会更难理解孩子的执拗,大人一味地坚持,只会陷入和孩子的无限对峙中。

面对孩子的执拗,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倾听,平静而安静地等待孩子发完脾气。
在爱与陪伴的路上,我们要看到并理解,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、行为的内在需求,我们要给予孩子独立的成长空间。
当我们正视孩子独特的存在,育儿才会变成一件轻松的事,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。
。代孕中介产后康复信息交流

参考资料